五个方面的总体要求中,乡风文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坚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以优秀文化引领乡村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思想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因此,乡村振兴的核心是重塑人的精神与信仰,提振人的精、气、神,乡村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 (洪 霓)
近年来,各地美丽乡村建设风生水起,农村人居环境不断美化,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但是,精神上的贫穷,不自信、懒惰、“等、靠、要”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如何提高,乡村一代代人涵养的优良品德不应该丢。勤劳、善良、朴实等特点,正是乡村的特色所在,体育评论会对产业、生态、治理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精神的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魂”。
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素养,与生活条件的提高、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的。在建筑设计理念、公共服务、组织制度、乡规民约等方面都要注意引导乡风文明,应该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各项目标,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坚持正确导向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县、乡、村各级每年都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其中“文明村镇”的创建,从人居环境到乡风民风,从生态环境到文化生活,为乡风文明提出了具体要求。经常性开展“道德模范”、“最美系列”、“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好人好事评选表彰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设置“红黑榜”等,这些都对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积极向善向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定期开展“道德讲堂”“致敬模范”等活动,注重典型引导,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向上向美的力量。
乡风文明是乡村良好社会风气、生活习俗、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培育文明风尚、文明习惯,重在实践养成,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等专项行动,把好的理念、作风、习惯转化为农民群众自身的需求,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他们自发的行为和自觉的行动。
只有实现人的振兴,提振起人的精神,培育出良好的乡风、民风,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向而行、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才会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动力和活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才会稳步推进。
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支持1280×72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技术支持:岳西创联网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