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如何主动聚焦社会发展问题是一流大学和学科突出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随着设计专业服务国家需要的探索日益丰富,近两年出现一批设计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案例,如四川美术学院酉阳农村供销新模式设计教学实践、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乡村营造社会实验项目、湖南大学“新通道”跨学科联合设计教学等。这既响应了工信部《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也体现了艺术设计介入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
创新设计介入社会问题解决成为艺术教育趋势。当前,设计介入社会问题解决已成为全球设计教育的新趋势,如生态问题、老龄化、资源短缺等,我们把面向国家需求和社会问题解决的设计教学与创新实践称为社会性设计。早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就将社会性设计思维融入学生创造力培养工作和参与社会复杂问题挑战的创新思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将设计思维边界从室内、建筑、产品等专业领域转向以社会、服务、系统、战略等为核心。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联合中国多所高校建立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联盟,探索社区服务、城市空间的公益创新。
在此趋势下,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纷纷开展“设计扶贫”实践探索。通过将边远地区发展问题融入课程教学和研究,使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开放化,学生、教师和跨领域人员围绕乡村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积累了设计专业人才跨学科培养经验,提供了设计驱动社会发展的新教育理念和实践思维。
社会性设计思维学习与实践面临挑战。社会性设计教育与实践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创新思维转变,它以对社会问题积极响应和系统性影响为目标,通过创新模式、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方法,解决企业、政府、社会生活面临的问题挑战。
社会性设计教育的创新意图来自于社会化思考。设计价值源于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设计参与乡村振兴体现了设计社会性意图、与国家政策互动及其在社会体系中的主动作用。设计思维对象是综合性问题,包括与环境和社会有关的各种问题的思考。
其次,社会性设计是跨学科思维创新。传统设计习惯使用视觉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研究范式和方法紧紧围绕形式法则展开。这意味着设计知识只是对社会某一对象和角度的研究,也就无法清晰解释社会现象和提供最佳解决办法。社会性设计教育和实践是通过跨学科思维表征问题,把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工具在设计学知识空间内重新定位,协调人与物、自然、社会、信息、他人的相互关系。这有助于改变问题表述方式,扩展问题广度和深度。
“设计扶贫”中的社会性设计实践内容呈现新变化。与传统设计实践内容相比,设计驱动乡村振兴的教育与实践更关注社区互动和凝聚力增强、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一是设计观念重心从“造物”到“谋事”偏移。传统设计教育与实践主要围绕技术、材料、形式等具象物质问题,社会性设计扩展到认知、行为和环境的公共利益、乡村治理等抽象关系问题。设计参与乡村振兴不仅是物品技术问题,更关注物品背后的乡村生活方式、人地关系、乡村可持续发展需求,包括教育、健康、能源、住房、管理等“经济—环境—社区”系统。
二是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知识技能从产品系统扩展到服务系统。传统设计以产品功能和形式创意技能为主;社会性设计将实践过程变成新产品要素和服务要素衍生与整合,评论网如“设计扶贫”需要围绕人、产品、环境、价值展开。人包括服务供应者、被服务者(用户)和合作伙伴等;产品包括文化产品,创新工具、方式、设施和平台等;环境包括有形乡村环境和虚拟环境,如服务产业、信息移动终端;价值包括经济有效性、当地人接受度及环境可持续评价。
三是设计学习与实践模式从个体到跨界协作。传统设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社会性设计教学突破教室物理概念,以情境学习为特征。授课老师会邀请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学员现场教学。例如,“新通道”设计项目由湖南大学与美克美家联合发起,在湖南通道、新疆喀什、青海玉树等贫困民族地区开展跨专业合作营。这包括工业设计、建筑、环保、信息、影像艺术等多专业参与,形成基于社区和网络的创新方法。
因此,面对社会事实的复杂化,设计单纯依靠符号化方式进行知识服务和创新无法为社会问题解决、国家需求提供深层支持。而设计真实介入的难点是跨学科知识和社会化思维生成与培养,部分高校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设计扶贫教育和实践提供了人才培养重要经验及参与方法,值得其他院校借鉴和参考。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双一流导向的设计学科研究生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互联网+巴楚艺术文化遗产信息设计理论与方法”阶段性成果)
姓名:刘军 刘俸伶 张睿智工作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三峡大学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双一流导向的设计学科研究生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互联网+巴楚艺术文化遗产信息设计理论与方法”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