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中,出现了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学派,据班固《书·艺文志》所录,战国诸子中的农家,为提倡农业而假托神农的著作有《神农》20篇,《野老》17篇,可惜这两部著作早在汉代就已散失,日前,我们能看到历史上完整的传世农学作品,是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专讲农业生产的专题论文,这四篇可以称作是我国最古老的农学论文。评论网
《吕氏春秋》是秦国宰相吕不韦的门客合撰的,成书于秦王政8年(公元前239年),这些无名的学者,把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并上升到理论,写成专门论著留给后代,成为千古丰碑。《上农》等篇论文的内容基本上是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的反映,总结了我国先秦时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的经验,包含着丰富的农业辨证法思想,充分说明我国远在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上农》等篇所总结的农业科学原理,比差不多时期的欧洲罗马农学家老伽图写的农书《农业志》要深刻得多。
《上农》篇中提出了重农理论和农业政策,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已认识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推行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的“崇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篇着重讲如何利用政治措施保证农民能够及时地从事农业生产操作,与先秦的“不违农时”的原则和农本观念基本一致。
《任地》篇主要讲利用土地的原则,首先提出了整地,利用和改良土壤,耕作保墒、除草通风,农作物生产繁茂,获得高产等精耕细作的10个重要问题,接着分析了土壤的“柔”与“力”(粘和坚硬)、“息”与“劳”(休耕和连作),“棘”与“肥”(贫瘠与肥沃),“急”与“缓”(紧密和疏松),“湿”与“燥”(湿润和干燥)等不同性质的矛盾,并指出这些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人们通过辛勤耕耘,使之达到适宜而不过分,就能得到好的收成。
《辩土》篇主要讲使用土地,以人力改变土质的问题。指出种地要消灭“三盗”,即“地窃”(播种过稀)、“苗窃”(缺苗)和“草窃”(杂草妨害苗生长),明确提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合理密植的思想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审时》篇,重点讲各种庄稼与时间季节的关系,“凡农之道,厚 (候)之为宝”,指出了掌握农时的重要性。文章列举了当时的禾黍、稻、麻、菽、麦等六种农作物得时与失时在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产生的不同影响。同时指出了农作物生产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及这些条件的地位和作用。“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审时》篇在人、地、天三个农业生产的要素中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这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