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热忱关注重要社会现象--评论

2019-04-28 11:17

打印 放大 缩小

  作为长期在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者,笔者多年来养成了某种职业阅读的习惯,即对文学作品采取过分冷静、理智的阅读。但我在阅读长篇报告文学《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阮梅、孙云晓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则是被深深地感染、感动甚至震动了。我觉得,给我感染、感动甚至震动的地方,就在于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重要社会现象的热忱关注。

  在当今这个金钱第一、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许多人已经变得眼睛短视、反应麻木、感情迟钝,面对重要的社会现象、生活变化、人生变异,面对某些不该发生的种种景象,一些人往往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更别说仗义执言了。但阮梅则始终抱有对现实的热情关注、对普通人的真诚关爱、对社会和未来的深切的人道关怀。

  阮梅是一位有真诚爱心和自觉社会责任感的报告文学作家,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敏感和敏锐进行报告文学创作,其作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前几年她的长篇报告文学《世纪之痛》描写农村留守儿童的令人痛心、令人担忧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状态,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重视。《拿什么来爱你》是阮梅源于真诚爱心和自觉社会责任感而倾力创作的又一重要作品。从《世纪之痛》到《拿什么来爱你》,既是阮梅长篇报告文学创作的量的增加,同时更是质的发展和提升。我以为,如果说《世纪之痛》描写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与生存状态,是比较外显、可见的社会现象的话;那么,《拿什么来爱你》描写的当代未成年人的心理危机,则是比较隐性、难于直观看到但又是我们更不应该忽视的社会现象。

  阮梅等在《拿什么来爱你》“写在前面的话”中写道:“我们学校受现行高考指挥棒的吸附……我们不难看到,在这种片面化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非智力(情商)教育得不到学校应有的重视,许多中小学生小小年纪便沦为学习的机器,心理压力重重,人生缤纷梦想灰飞烟灭。”上面所述还只是就教育(学校)系统内部的情况而言,如果将视线扩展到整个社会,则情况更让人惊心和担忧。因此阮梅继续分析道:改革开放30多年来,体育评论我国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组织、经济成分、就业岗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传统美德的社会根基受到严重的削弱和扭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伦理机制远未健全起来。开放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多元的观念和多思的年龄、外来糟粕思想的侵袭、社会愈来愈烈的某些负面影响,更使一些孩子雪上加霜,暴露出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一些原本风华正茂的少年学子步入心理歧途,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泥沼。

  出于真诚的爱心,阮梅发现了被一般人所忽略了的当代未成年人的心理危机问题,她毅然提出:我们有责任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一缕关爱的眼神、一条中肯的建议、一段时间的特殊关注,以此来阻止其心灵的一路陷落,直到孩子艰难转身、孩子的梦想开始轻舞飞扬。于是,阮梅等创作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用以表达她们对重要社会现象的热忱关注,对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真诚关爱。当代著名作家何建明说:“为人民写作应是作家的根本使命。”阮梅创作《拿什么来爱你》正是在自觉承担“作家的根本使命”。 我认为,阮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而且是一位真正有社会良知、有人道关怀、有真诚爱心的知识分子。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