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要谨防“伪创新”

2019-05-27 09:49

打印 放大 缩小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要真正担起责任,谨防“伪创新”,用“低进低出”的方式解决融资问题。金融机构和企业也要有责任意识,多搞些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

  5月21日,数位银行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独家证实,监管自5月初召开会议,要求行业自律,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清理停办的产品属性为“根据客户活期存款账户日均余额、参考定期存款利率、设置分档利率的活期类存款创新产品”。另外,银保监会近期发文,排查银行结构性存款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的情况。(5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创新是金融行业永远的主题。日益细化的分工让经济体系越来越复杂。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越来也多样化、个性化。金融行业如果不在资金吸纳方式和资金投放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负债端和资产端两方面发力适应企业融资需求,就很难适应市场,从而导致被淘汰。

  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若违背这个原则,在资金吸纳或投放方式发生变化后,不仅没有进行有效的风险防控,反而放大了风险,增加了融资成本,那么这种所谓的“创新”就是“伪创新”。

  结构性存款作为一类创新型存款,近两年颇为火爆。从2017年至今,结构性存款规模迅速增加,然而,在众多种类的结构性存款中,有一些 “伪创新”产品。它们挂“创新”之名,行“高息揽储”之实。诚然,在利率市场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各大银行不仅要面对同行竞争,还要面对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更要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竞争压力让银行这个曾经“不愁生意”的金融行业龙头真正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或许,变相的高息揽储行为是面对竞争压力的一种无奈之举。然而,这种无奈之举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个难题。银行高息揽储虽然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但会导致社会融资成本增加,使得众多企业不敢。大量资金还在金融体系内部打转,也许会有高收益,但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却并没有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资金闲置和实体经济的资金饥渴并存,制约了实体经济发展,也影响国民经济健康。

  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体育评论融资贵”问题,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业要真正担起责任,谨防“伪创新”,多研究老百姓的投资需求和投资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尽量低成本吸收储蓄;同时也要深入中小企业调研,了解中小企业资金使用状况、需求状况,尽量低成本供应资金,用“低进低出”的方式解决融资问题。金融机构和企业也要有责任意识,少一点“唯利是从”,多一点社会担当,多搞些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