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困境蠡测

2019-12-02 09:44

打印 放大 缩小

  摘 要:综合性不是制约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陷阱”,而是优势,体育评论应探求以问题导向为中心,以跨学科研究为基点,以专题策划为抓手,以个性和特色为追求,以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动力,以推进学术研究、探求真理知识和服务现实需要为旨归的综合性。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应充分尊重、保障和促进有特色和个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应充分估计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复杂性,评估的前提是做好科学的划分,科学划分的标准是各类期刊都能得到发展和客观公正评估。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估应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主体性,重建基于“共同的信念、价值和规范”的跨学科学术共同体。此外,应该坚持将学术性和思想性作为学术期刊学术产品评价的根本标准;学术评价最终应回归学术批评,让学术批评真正成为学术评价生态重建的基石和关键。

  学术期刊评价及其相关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学界和期刊界有识之士的关注。然而如何评价学术期刊,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人们热衷于总体讨论学术期刊评价,却很少涉及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相关问题。考虑到综合性学术期刊在学术期刊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在此有必要仔细讨论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评价问题。人们在讨论期刊评价问题时,往往将综合性学术期刊和专业性期刊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比较和讨论。在进行学术期刊评价时,实际情况也是将综合性学术期刊看成一个整体,用评价专业性期刊的方法和标准来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这种评价方法忽视了这类期刊自身的特殊性,“以同一标准考量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其结果难以令人信服”。更大的问题在于,在“行政部门不便作为,学术共同体不能作为,评价机构勇于作为”的学术评价生态下,学术期刊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尤其是期刊排行榜关系到学术期刊的“生死存亡”,用整体评价来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后果不仅在于无法真实反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实际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即使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头部期刊,也将会逐渐陷入被边缘化的危险。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以“三大核心”为代表的评价机构制作的排行榜中,除了《中国社会科学》之外,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低于专业性学术期刊。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之所以长期处于低位,与评价机构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现状、评价方法、评价目的和评价主体的认知错位有很大关系。当务之急,有必要深入综合性学术期刊内部,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现状、类别、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等进行梳理和反思,并探索一套与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刊特点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综合性学术期刊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清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期刊集合体。从办刊主体看,它不仅包括各高校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学报,也包括各省市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综合性社科期刊,还包括一部分党校系统主办的期刊;从开放程度看,综合性大学学报创办之初的基本定位是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发表的平台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园地,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当然,随着历史的推进,不少综合性大学学报也开始开门办刊,不过从统计数据看,不少大学学报的作者主体依然是本校科研人员,而综合性社科期刊则主要是面向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从学科属性看,综合性学术期刊不仅没有自己清晰的学科属性,而且很多综合性学术期刊至少涉及5个学科。据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统计,“以CSSCI综合性学报来源期刊为例,2009年和2010年每年刊登学术论文总计在1万篇左右,其中80%的论文集中在经济学、中国文学等10个学科,这10个学科的发文总数超过了该类期刊年度发文总量的80%。”这些数据也验证了综合性学术期刊多学科的属性。

  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特色科研体制的产物。与专业性期刊相比,其存在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劣势。除了少数几家头部期刊外,大多数综合性学术期刊很难获得专业期刊的学科影响力。在学科的阴影笼罩下,综合性学术期刊又无法逃脱学科化的窠臼,文史哲政经法,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发表出来的文章,既无法引领学术前沿研究,也无法深化学科专门学问的积累。学科拼盘导致的结果便是小而全,小而散。散兵游勇对付机械化部队,其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对标专业期刊,跟在专业期刊后面亦步亦趋的办刊思路,显然是用自己的劣势去对比别人的长处。其结果便是,爹不疼,娘不爱,谁都可以踏上一脚,骂上几句,甚至有学者将综合性学报直斥为“学术垃圾的生产地”。

  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特色科研体制的产物。与专业性期刊相比,甚至有学者将综合性学报直斥为“学术垃圾的生产地”。

  学术界和评价机构对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学科的传统框架下,依然用学科性和专业性来衡量综合性学术期刊。比如王文军以高校学报的生存状态为例分析认为,高校学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发展比较好的高校学报,如进入名刊工程的学报,显示出较高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二是有特色的高校学报,具有学科的优势或栏目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学科影响;三是数量最多的高校学报,则仍然处于困境之中……”此处,王文军教授依然是用专业期刊的标准衡量综合性学术期刊。其他如仲伟民教授认为,高校学报等综合性学术期刊的问题在于:“一是数量庞大而平均质量偏低;二是过于综合而缺少专业性特点。”在笔者看来,综合性不是综合性期刊的劣势,如果把综合性理解为“全、散、小、弱”式的学科拼盘,综合性学术期刊自然因为“过于综合而缺少专业性特点”,但是如果将综合性理解为跨学科、超学科,理解为问题域、大专业,把专业性不仅仅理解为某一学科的专业性的话,那么,对综合性学术期刊就可以有更开放的理解。综合性恰恰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优势,而专业性、学科性也不必是综合性学术期刊非坚持不可的方向。

  因此,学界及期刊界对综合性期刊千刊一面的批评有其合理性和针对性,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综合性学术期刊中的头部期刊近几年的努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变革,也忽略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内部差异性。

  如果细细翻阅每家综合性学术期刊,还是能看到综合性学术期刊并不是铁板一块,每家刊物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一些不愿坐以待毙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办刊人,纷纷开动脑筋,进行改革。一种依然以学科为导向,其逻辑是,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与其搞小而全,不如集中精力,发展一到两个优势学科。另外一种是,在栏目设置上,开始力求打破以往的以学科划分学术的惯例,而代之以学术专题和专栏策划,因为其集束效应而迅速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从专题策划角度来看,近年来不少综合性学术期刊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道路。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比如《天津社会科学》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阐释的系列讨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关于重写中国伦理学史的讨论,均很有特色,推进和引领了相关领域的讨论。比如《文史哲》深耕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小综合、大专业”的特色之路。近年来,该刊围绕中国传统文化,重心向古典学转移,在思想史领域用力甚勤。“疑古与释古”对古史辨派的影响及近20年“走出疑古”的趋向进行思考,“重估儒学价值”围绕“儒学的现代价值与未来走向”,持续推出贤能、儒学与自由主义对话等系列讨论。在专题讨论方面,《清华大学学报》《学学报》《学术界》《重庆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策划的关于中国学术评价的系列专题讨论,推动了中国学术评价的健康发展;《江海学刊》关于中国学术原创空间问题的讨论;《学海》关于“亲亲相隐”问题的争鸣都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此外,《探索与争鸣》加强选题策划,以前瞻性、现实性、咨政性为特色,追踪改革大潮;以学术性、争鸣性、思想性为核心,致力学术争鸣;以名家、名作、名栏目为抓手,注重集束效应。近年来,该刊推出苏东问题研究、中国社会心态的系列讨论、新文化运动价值重估的系列讨论以及重识中国与世界、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等系列专题,在推动学界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发挥了学术组织者的作用,而像后、亚美学、别现代、涂层正义等系列概念的提出和讨论,正是瞄准了中国正在发展和变化的复杂社会现实背后的时代精神状况,试图提炼和概括出反映时代新变化的标识性概念。事实也证明,综合性学术期刊如果能找准定位,抓住社会发展和学术发展的机遇,找到适合期刊个性发展的领域,将很快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比如,《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近年抓住了“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时代命题,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相关讨论,虽在西北边疆,但在学界声名鹊起,影响力也节节攀升。

  总之,特色和个性是综合性学术期刊的生命。今天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一本学术期刊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其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事实上,综合性学术期刊中还是有不少期刊坚持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特别是那些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学术期刊,创新办刊理念和办刊机制,加强专题策划和专题讨论,围绕学术前沿开展系列研讨,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