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顶层设计:政策目标与经济影响;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中国省域间碳排放的转移测度与责任分担
【摘要】碳市场是实现减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在我国碳市场建设由试点走向全国的重要时期,本文强调不仅要关注碳市场自身的具体机制,更要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设计碳市场,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评价碳市场。碳市场对企业的激励要着眼于企业的投资决策,要有长效机制,给投资者以长期的合理预期,从而引导全社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投资;碳市场的配额分配原则要与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一致;碳市场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要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长远目标协调好;同时应做好多种减排政策工具的协同设计。只有做好碳市场的顶层设计,才能发挥碳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走出一条优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摘要】不确定性分析是一个完整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应用《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指南》计算了吉林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以其为例利用误差传递方法和蒙特卡洛方法开展区域层面上城市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误差传递方法与蒙特卡洛模拟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蒙特卡洛模拟结果中烟煤排放因子和烟煤活动水平数据对总的温室气体排放不确定性相对贡献最大。为了促进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在减排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不确定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城市温室气体清单不确定性分析标准及评价研究;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提高城市能源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工作质量;在城市尺度上将地面测量、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和大气模拟分析模型相结合,在更广泛的系统里对温室气体数据进行衡量和互相验证,提高不确定性分析水平。
【摘要】核准我国各省份的年度碳排放量,是国家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的核心问题。基于中国省域间投入产出数据,本文采用FULL-MRIO模型测算了30个省域的生产侧碳排放、消费侧碳排放和碳排放空间转移净值,并提出以各省域商品流出中的省内增加值占比作为分配因子,对各省域国内碳排放空间转移净值进行分配,实施碳排放责任共担。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省域间碳排放的空间转移非常显著。从地域上看,国内碳排放是从京津地区、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而从区域价值链看,国内碳排放是沿着区域价值链,从价值链的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转移。在共担责任原则下,分配后各省域的碳排放量介于生产责任原则与消费责任原则下的各省域碳排放量,并将各省域商品流动过程中的经济利益与应承担的环境成本挂钩,体现了“利益大、责任大”的分配思路。因此,本文提出将共担责任原则作为省域间碳配额分配的依据,同时要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让碳排放净流出的省域对其引致碳排放净流入较大的省域进行补偿。
【摘要】消除市场壁垒,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对于深化地区分工以及推动跨区域环境治理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0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市场一体化对环境污染物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实证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的不同污染物排放均具有动态滞后累积效应,市场一体化对地区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机制比较复杂,不同污染物形成原因和治理手段的不一致,不同区域的发展阶段各异,导致市场一体化对污染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结果依赖于样本的时间阶段、地区差异以及污染物种类的变化。本文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地区污染恶化的路径依赖,将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等指标纳入到地方考核体系,强化地方治理环境的激励;破除商品及要素市场分割的制度障碍,推动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市场统一与绿色增长的协同发展;注重环境政策制定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风口,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中部应吸引高技术外资引入,通过学习与技术模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地区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西部地区面临着较强的环境约束,需要进一步强化外资的高技术与绿色化属性。
【摘要】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主体力量,决定着环境治理的成败,也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检验政府环境治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助于地方政府提高环境治理认识。因此,本文选取环保部“点名通报”作为鉴别政府环境规制的因素,来检验“点名通报-环境规制-经济增长”这一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保部“点名通报”通过激励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强化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倒U 型”关系;环保部“点名通报”通过环境规制对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显著影响,促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环保部“点名通报”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环保部点名通报地区的环境规制对滞后一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企业增值税额存在显著“倒U 型”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强化环保部垂直监管,加强环保督查、约谈、直接执法等垂直监管措施,弥补地方环保机构双重领导正式制度缺陷;同时,优化地方环保机构职权安排,强化环保部统一安排地方环保执法工作,完善地方环保人员作为环境系统专门化人才晋升通道。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时序因子方法测算出综合环境污染指数,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呈现各区域环境效应的空间格局和演化趋势,进一步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效应的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在时间上表现出“N”型演化趋势;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京津冀和西南地区还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源于能源类和非金属类矿产,金属类则影响较弱,表现出显著的时间和空间滞后特征;矿产资源开发不仅对本地区环境质量有显著作用,还通过负外部性对邻近地区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亟需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矿业。另一方面,加大矿区环境治理和支持力度,加强跨区域生态治理合作。
【摘要】环境审计作为新型环境治理工具之一,能够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效果。本文以世界204个国家(地区)环境审计实施项目的空间关联特征为基础,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驱动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世界各国环境审计实施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欧洲与北美地区明显要优于其他地区;世界204个国家(地区)中环境审计实施情况的空间相关性呈正向相关,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地区)污染物排放水平和环保投入程度对环境审计实施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信息化影响居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低,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与环境审计实施之间并无明显的依存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证实了环境审计实施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这为政府制定环境审计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基础。我国应在区域环境治理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最大程度发挥环境审计等治理工具的效力。同时,加强行政区域间的联合审计,共同改善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评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他们之间的能源和环境绩效差异,而且为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也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本文首先厘清能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的内涵,梳理出国内外能源和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中国的经验研究;其次,系统地比较不同绩效评价方法之间的优点和缺点;最后,中国评论探讨该领域内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文献分类爬梳,本文发现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异质技术的相关建模、考虑随机噪声或不确定性因素、寻找能源或环境非效率的根源。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人类在应对全球性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多重问题下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联合国经过讨论于2015年成功地达成了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全球性共识。这一共识的达成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明确了各国在发展中所要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加深了各国对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然而,在这样一份重要的,对全世界各国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并不包含与可持续贸易相关的内容。贸易作为宏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其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向作用,使得人类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和贸易活动紧密联系,而且贸易本身对环境就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缺少了可持续贸易这一重要元素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是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吗?本文认为,可持续贸易是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建议以可持续贸易来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主权国家应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制定贸易政策,国际社会也应以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眼光,积极促进区域贸易协定和经济伙伴关系的达成。
【摘要】中国城镇化发展出现新自由主义城镇化的特征,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市场导向和社会-空间的多重转型。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面临诸多挑战。在回顾小城镇的发展历程、解读其在城镇化体系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当前发展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居民“被动”参与城镇化过程和生态环境遭遇城市工业的“转移性”破坏。为寻求这些问题的破解之法,本文将小城镇置于新的理论框架——社会-生态系统之中,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和制度框架视角出发,提出相应的转型治理模式,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提倡将“以人为本”和“生态保护”作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准则,并为我国小城镇今后的可持续、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