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莉娟 叶继元:基于全评价理论框架的非核心期刊评价研究

2019-04-28 11:44

打印 放大 缩小

  长久以来,核心期刊一直居于中心地位,备受推崇,而非核心期刊则是边缘、是“绿叶”。核心期刊成为权力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否加入核心期刊直接导致不同类型学术期刊际遇分化,进而决定其阶层位置归属。在过去的若干年中,部分非核心期刊在从属地位中渐渐迷失,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办刊主动性,也有部分非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内部不断扩大化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程度越来越表达出不满,甚至有小部分期刊糊弄了事,浑浑噩噩,只能说在维持办刊,谈不上谋划长远发展。

  但是,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学术和期刊发展,加强期刊管理和考核,推出相应扶持政策,转机开始慢慢出现。2014年4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鼓励专业性强、办刊特色突出的学术期刊,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支持其差异化发展。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2018年2月又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实绩、贡献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要求人才评价要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坚持凭能力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部分省市也陆续推出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职称评审不再唯论文,代表作制度等得到认可。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强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信心,给非核心期刊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关于核心期刊评价的探讨不断见诸各类报刊、网站、新媒体,对于期刊评价体系的全方位探讨也让人们对核心期刊有了全面的认识,核心期刊迷信渐渐受到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非核心期刊发展带来了信心。

  以上是非核心学术期刊外在发展环境的变化,同时,在非核心期刊内部,部分期刊及期刊编辑的身份意识开始觉醒,主体自觉性在萌发。越来越多的非核心期刊对于自身作为与核心期刊平等的主体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慢慢被唤醒。这种身份意识的觉醒也在办刊中体现出来,更多期刊开始注重特色的凝练。特色栏目是特色凝练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特色栏目办得好,对期刊提高声誉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湖南理工学院《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安阳师院《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等都是教育部名栏,名栏建设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在传播学术研究成果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一部分名栏经过一段时间建设已经发展成为名刊。[3]可以说,这些非核心期刊名栏的品牌和声誉带动了期刊整体的发展。因此,更多的非核心期刊开始重视特色栏目的打造,走上了寻找特色、凝练特色的道路。与此同时,部分非核心期刊走上了另外一条路:综合刊转为专业刊。例如,2017年《湖南商学院学报》更名为《商学研究》、《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东北亚经济研究》,体育评论2015年《合肥学院学报(社科版)》更名为《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其中“应用性高等教育研究”原本是《合肥学院学报》的特色栏目,于2010年创办,创办期间累积了一定量的作者队伍和专家队伍,之后直接将刊物更名为《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这类非核心期刊抛弃了过去的大而全,开始着力于打造专业期刊,发挥期刊所在高校或其他主办单位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期刊编委、主编和编辑等的资源优势,成功转型。

  我们知道,导致非核心期刊和核心期刊之间不平等越来越严重的结构性因素很多,比如体制、制度等,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要改变这种不平等的现状也非一日之功,需要来自各方、上下一致、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但是,外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和内部部分期刊的觉醒让我们看到了希望,非核心期刊形象的重塑也具有了可能性。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