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金融论坛·第九届《金融研究》论坛在京

2019-05-16 09:31

打印 放大 缩小

  12月8日,中国金融论坛·第九届《金融研究》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金融研究》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主题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开幕式及第九届《金融研究》优秀论文颁奖仪式,评论网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主持。张成思表示,中国金融论坛自2010年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九届,逐渐发展为金融学界最具学术影响力的论坛之一。本届获奖论文经过了严格的评审筛选,入选比例为16.7%,保证了入围论文的高质量。同时,论坛进行了形式创新,通过现场公布的形式揭晓了“年度最佳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界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主办方财政金融学院和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庄毓敏指出,金融研究论坛为推动我国经济金融研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金融领域学术交流,特别是为促进中青年学者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财政金融学院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其中,黄达先生提出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总结,是中国风格、学派的代表。依托于财政金融学院创建的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以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为导向,成为国家在新世纪推进财政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镇。庄毓敏表示,本届论坛的主题抓住了我国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学术讨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会对金融领域的研究产生引领效果,对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金融研究》杂志主编徐忠宣布了《金融研究》“2017年度优秀论文”,并揭晓了“2017年度最佳论文”。本届入选的七篇优秀论文为:边文龙、沈艳、沈明高合作的《银行业竞争、政策激励与中小企业》;韩立岩、蔡立新、尹力博合作的《中国证券市场的绿色激励:一个四因素模型》;黄宪、黄彤彤合作的《论中国金融超发展》;刘凤良、章潇萌、于泽合作的《高投资、结构失衡与价格指数二元分化》;郭晔、赵静合作的《存款竞争、影子银行与银行系统风险——基于上市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祝继高、李天时、尤可畅合作的《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商业银行损失准备》;陈登科、陈诗一合作的《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研究——基于金融摩擦与“超低利率”的视角》。其中,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宪、黄彤彤合作的《论中国金融超发展》一文获得“2017年度最佳论文”。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代表评委会分别对获奖的7篇论文进行了点评,指出了每篇论文的核心贡献,并发表了看法。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金融研究》杂志主编徐忠以“潜在产出、全要素生产率与货币政策分析”为主题,从中央银行关注潜在产出、自然利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等概念的原因,实践中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与经验,得出初步结论的含义三方面进行了报告。他发言指出,宏观变量观测偏差与统计偏差、经济波动的反馈效应、人口结构老龄化、结构性因素导致的技术扩散的不均匀,以及投资快速下降均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产出下降产生了影响。重新思考投资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应对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Agnes Scott College经济系主任、留美经济会理事齐力,以“Behavioral Finance and Stock Market Anomalies”为主题,回顾了行为金融学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经济金融研究经典理论、研究行为金融的实验方法以及市场波动理论。同时,她对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前景表示了期许。

  武汉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宪作了主题为“基于英美、德国、法国三系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适配性研究”的报告。黄宪从选题和研究意义、法系内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对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按照金融总量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高低是有缺陷的,强调不同理念下的金融发展模式更为重要。深化改革中,需要综合考虑本国的元素,不断吸纳、扬弃和完善,才能形成与本国经济增长最具适配性的金融发展模式。

  下午举行了本次研讨会的五个平行分论坛,分别以公司金融、货币金融、金融中介、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为主题展开研讨。来自全国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学术成果。五大分论坛围绕各自主题,分别聚焦和探索企业财富、薪酬与税收策略;人民币汇率、存利率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信贷风险化解、银企关系和金融错配;基金效益、新股分配、融资融券、互联网金融;以及内外部各种金融风险等时下热点问题,建构了经济模型,剖析了问题成因,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在场专家学者们围绕论文展开自由讨论,学术气氛浓厚。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