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11个姐姐的“亲情”也不能抹杀“扶弟魔

2019-03-13 10:01

打印 放大 缩小

  山西吕梁的一场农家婚礼意外地引起了争议。农户高海贵的11位闺女,凑了32万元为家里唯一的、年龄最小的弟弟高浩珍办婚礼。在拍下的婚礼视频中,11位姐姐穿着定制的红色T恤,挨个喊着自己的排行从镜头前走过,仿佛电影中的桥段,满满的都是戏剧张力。

  这段视频引来了大量网友的质疑,这个家庭是不是重男轻女?甚至提出了“扶弟魔”的说法。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家庭和亲友之间的互助,体育评论充满了爱与团结,而这种爱与团结,正是现代社会所稀缺的。”

  对于一个具体家庭的具体选择,因为有太多外人不了解的前因后果,我们确实不该妄下定论。但是,一个事件一旦进入公共场,就不能阻止他人进行各种解读,而这些解读,必然是带着过往的经验和认知背景的。

  11位姐姐们表示,自己的父母并不是重男轻女,只是因为“老一辈有传统思想,想要个儿子”。“32万元是姐姐们自发为弟弟凑的,分别用在了置办婚礼、彩礼和在县城买房上,并不像网上传的那样全部用于彩礼和婚礼。”

  的确,一家人相亲相爱令人羡慕,正如港剧中的网红台词:“一家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齐齐整整。”但是,11个姐姐和1个弟弟这样的家庭结构,很难不让人想起曾经非常普遍的重男轻女思想。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女性的地位是低于男性的,她们被认为是生育工具,但在生育上的决策权却非常的小,什么时候生孩子,生几个孩子,她们并没有发言权。但另一方面,生男生女又被认为是女性决定的,因此,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生出儿子,连家人都会看不起她;而这个只生女儿的家庭,则会被左邻右舍看不起,称为“绝户”。为了生儿子,这些家庭可以说是什么办法都用了,就连已经出生的女儿,都要被冠上招娣、盼娣、迎娣、来娣这样的名字,明晃晃地向所有人昭示盼儿子的愿望。

  别以为这段历史已经走远,在去年案发的山东费县拐卖儿童案中,当事人正是从山西“收购”了男婴,贩卖到山东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之所以甘冒风险收买婴儿,正是因为膝下无子,“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因而买个男婴回来“让公公、婆婆满意,让这个家”。

  另一方面,在儿女双全的家庭里,女孩获得的资源较少,男孩获得资源较多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在很多地方,女儿是没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的,父母的所有财产,理所当然地由儿子继承,因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早晚要成为别人家的人。

  在2015年的一项关于性别公平的网络调查中,69%的受访者不同意男女已经拥有了同等的财产权,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妇女离婚后会失去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女性不能和其兄弟平等继承父母财产,有些甚至还要资助成年的兄弟等等。

  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144个经济体的性别差距状况的排名中,名列第100位,其中“新生人口性别比例”方面,中国长期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是影响全球排名的最大薄弱项。

  山西吕梁的这户人家11姐姐+1个兄弟的家庭,算不算有重男轻女,有没有“扶弟魔”姐姐被家庭盘剥问题,在简单勾画、缺少细节的新闻报道之外不宜妄加评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即可。在这个表面上还算其乐融融的个案之外,我们不能忽略整个社会女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善待的现实,更不要用11个姐姐“自愿”为弟弟办婚礼的个案,去抹杀现实中“扶弟魔”问题。

  在仍然存在换亲习俗的现在,在女性为家庭牺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今天,鼓吹这样的“相亲相爱”,就像是在一块尚未愈合的伤口上再扎了一刀。所以,我们完全尊重11个姐姐与1个弟弟的选择,但是,这样的案例并不值得全然正面褒扬,毕竟,这个社会仍有一些难以言说的隐疾,尚未完全痊愈。时事评论:学子们请相信自己 面对高考要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