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体育生、体育研究生!

2019-05-25 11:05

打印 放大 缩小

  说起体育,你会想到什么?大多数人往往会不屑一顾,认为体育能有什么,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科目,体育课随便拉来一个人都能上,体育老师随便谁都能当;说起体育生,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无非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学习吗,不读书,没有文化还整天惹事的“傻大个”;那要再说起体育研究生,也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会非常吃惊,体育研究生?体育怎么还会有研究生?体育研究生是研究如何当体育老师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我在想。我们到底是对“体育”二字有多深的误解,为什么一些本来很正常的东西仿佛只要与“体育”沾上了关系一切就都变了味。

  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不仅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学科,而是一门包罗万象,联系紧密的科学。它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能与许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门新的科学。至于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对“体育”有这么多的偏见和不理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我国历史上就素来有重文轻武的思想传统,这种风气最迟发端于春秋战国,至两汉就已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则进一步发展,并于宋、明达到了极端。古有“学而优则仕”。认为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题名才是光宗耀祖之事。舞刀弄枪,活泼好动反倒成了一种不光彩的事情,是要取缔或禁止的。

  一方面,我国的竞技体育一直走的是举国体制,强调的是”精英教育”,只让极少一部分人能享受到良好的体育资源(包括软硬件方面),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机会去接触到那个圈子。但就是举全国之力培养出的好苗子也没有能真正地与社会相衔接,去影响大众的体育观念,体育价值,仅仅局限在他们那个精英小圈子中,没有起到引导社会的作用。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还完全是两张皮。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上夺得再多的金牌也掩盖不了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竞技体育发展的这一窘迫现实;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就被不断地灌输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去上各种各样的课程,节假日穿梭在各种课外辅导班,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更没有培养一种体育爱好,发展一项体育技能所必需的时间。如此这般“充实”,想要去跑跑步,打打球也变得异常奢侈。

  要运动,就势必会存在一些潜在的运动风险。如今的孩子,那个不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家长怕磕着,碰着,又怕把孩子放出去玩疯了。所以干脆,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抖音”“吃鸡”就是他们的精神食粮。还有,随着现在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的大幅提高,各种洋快餐也层出不穷,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遍地开花。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思想,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体育评论这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炸鸡,奶茶不离手;胖墩,运动难持久。久而久之,一个个小胖墩,小眼睛,小白头……就这样被“生产”了出来,而这也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越胖越不愿意运动,越不动越胖……

  “体育生”,这个本该象征着热情、阳光、开朗的字眼现在却变得越来越贬义化。我想,除去社会固有的偏见,那么身为体育生出身的我们,是不是也因该反思点什么,改变点什么?究其原因,还是我们个人没有真正从思想上去意识到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自己不会主动地去学习。但凡事皆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员,体育生都是这样的。比如女排队长惠若琪在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后又继续攻读了博士;奥运冠军孙杨在完成大满贯后又选择在上体继续读博士深造;跳高冠军王宇就有一个响亮的外号——“清华学霸”……我想,一名优秀的体育生,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项技术素养,还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不仅四肢发达,而且头脑更要发达 。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就目前来看,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局面,进而改变社会对我们的看法,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体育专业,在我国仿佛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即使读到了研究生,甚至博士,可能仍然不会被人重视,甚至还会有人来问你,体育专业还有研究生?还有博士?是不是毕业只能去做体育老师?是的,体育专业、体育课、体育教师不被重视由来已久,其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也是由来已久。大的环境我们姑且不去评判,因为与其抱怨环境的不尽人意不如改变自己。虽说现在我们已经到了研究生阶段,但扪心自问,以现在的国民体质监测为标准,我们的身体素质能够达到及格的有多少?能够达到优秀的又有多少?我们的专业技术素养又能达到什么程度?我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杆秤。只有精心修为,苦练技术才是明智之选。

  体育老师最开心的是:自己学校的学生除了体育课,还去自觉、自主、自我锻炼身体;社会各阶层人群还会在工作之余走出办公室、走出车间、走出公司、走出家庭,远离牌桌饭局、远离网络、远离灯红酒绿,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走向运动场,强健体魄、启人心智!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