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最近几年,体育运动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最近,不少暑期培训班已经展开,但其中也少不了公益的身影。过去这个周末,杭州和舟山就有两场公益体育课,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哇,线日,当李春江带领广厦教练和队员亮相黄龙体育中心时,不少在场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没错,这场为期两天的篮球课,由广厦青训教练于超、杜章毅和队员赵天熠、朱俊龙等人亲自上阵,不可谓不专业。
“本来球队每年夏天都会去学校给孩子上课,但现在因为球员没有到齐,所以今年还没有进行这样的公益活动。这次正好和黄龙合作,在备战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带球员和教练来,让他们也一起享受这个过程。”李春江说。
“通过两天的培训,希望孩子们能够对篮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是说非要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关键是培养团队精神,明确自己的目标。”尽管长期执教一线队,但以铁腕治军著称的李春江对待孩子并不严厉:“他们都还是未成年,应该要更加耐心。这帮小孩都挺可爱的,虽然就这么一会儿时间的接触,但孩子们在场上的兴奋劲和投入劲都非常好,我希望这次活动对他们能有一个很好的启发。”
对绝大多数参加篮球课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职业球员和职业的训练方法,场上的兴奋程度不言而喻。参加这次活动的孩子从小学生到高中生都有,他们按照年龄由不同的教练或队员进行基础动作、运球、传球、投篮等不同环节的指导,并且纠正了之前的不少错误动作。“以前觉得自己打得还可以,但经过这次培训,发现不少动作都不规范,学到了很多东西。”小学五年级的李同学如是说。
训练接近尾声,朱俊龙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表演了几次精彩的扣篮,引得在场所有人的欢呼。“我觉得教孩子打球挺有意义的,就像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尽管还没正式在一线队打上球,但他在这些孩子面前,是不折不扣的前辈,指导起来也非常认真,手把手教的样子,像极了邻家大哥哥。
当然,不光场上的孩子玩到停不下来,场边的家长同样忙个不停。“我本身就是广厦球迷,能够看到李春江指导和球员亲自来教孩子,就觉得这趟没白来。”家长陈先生和儿子同步在场边跑来跑去,不仅要给儿子拍照,还要将手机对准李春江和赵天熠等球员。“虽然刚开始是我带他打篮球的,但后来儿子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他现在也是广厦球迷,我觉得孩子有这样的兴趣爱好,能够培养男子汉气概。”
“你们好!我是来自乌克兰的大牛。”当身高1.85米、体格健壮的洋教练用清晰的中文说出这句自我介绍时,一直好奇地盯着他看的娃娃们都憋不住笑了。这么近距离看到褐色头发、灰蓝眼睛的外国人,对地处舟山海岛的农村小学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头一次。
大牛的训练课第一招就与众不同,他的热身准备活动不是领着大家做热身操,而是一个抱球追逐触碰的游戏。从略带拘谨到玩得乐不可支,孩子们只需5分钟。尽管场地坑坑洼洼,但这次可能让乡村足球少年难忘的“中国体育彩票杯”足球夏令营在上周顺利开幕。
28岁的大牛曾是乌克兰职业球员,因伤退役后考出了欧足联颁发的B级执教证书,两年前来到杭州,他身边的4名助教则来自杭师大体育学院。这个教练团队在一周的时间里将分别在黄龙体育中心舟山分中心和大丰中心小学进行早晚课的训练,让足球少年经历一次特殊的夏日体验。
从大牛的首日训练课来看,1个半小时相当紧凑,几乎没有什么休息的时间,但很少有偷懒或叫累的孩子,原因就是训练中始终都在玩。即使是因为下雨而转战室内,即便是无球训练,也因为花费心思增添了一些设计而使得小学员兴致勃勃。
“相比平时上足球课,这次不少趣味游戏我都是第一次接触,真的太有意思了!”绑着马尾辫的夏子馨是全场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女孩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年读二年级,接触足球已有一年,夏令营第一天让她觉得很新鲜。
大丰中心小学距离舟山主城区50公里,学校的球场草皮斑驳,硬件设施较差,但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评论网有一位体育老师出身的校长徐永军。他对足球情有独钟,全校班级足球开课率达到100%,每天的大课间也是足球训练,现已是浙江省足球特色试点学校。“之前我们的训练方法都是闭门造车,这次杭州来的教练团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技术教学与理论知识,就像一条纽带,给了岛上孩子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徐永军由衷地感叹。
训练课结束前,大牛会跟孩子们总结,会询问谁还有问题,他最不忘的,是叮嘱每名小球员能备好护腿板和一双真正的足球鞋,因为不少孩子是穿着厚底的旅游鞋来的,大牛说这很容易扭伤,他觉得安全远比技巧重要。孩子们散场后,教练团队还开了个小会。大牛对训练中的问题做总结、提要求,并给负责守门训练的助教汪宇竞亲身示范。这个年轻团队用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公益足球夏令营换来了在场所有人的好评。
来源:青年时报作者:记者 王振恺 文 通讯员 子曰 李文瑶 摄编辑:高婷婷责任编辑:方志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