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0403-1-体育学博士培养方案

2019-08-15 13:33

打印 放大 缩小

  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3) 一、 学科简介 1、一级学科简介 体育学是研究体育现象以及与体育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 是关于体育问题的知识和理论 体系,是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学科日臻完善,形成了由体育 理论、体育史、体育方法学与体育教学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科学、民族传统 体育学等 4 个学科方向构成的一级学科体系。学习体育学应当具有坚实宽广的体育理论基 础,并且熟悉各体育学学科的研究前沿问题;系统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学术史、基本理论和 专门知识,熟知国内外关于本专业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学术前沿发展动态。同时,要对交 叉学科及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有所涉猎, 还能够综合运用体育学方的知识、 社会实践调 研的知识等多种工具性知识。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前身可追溯到 1902 年三江师范学堂开设的“体操科”,1916 年成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是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祥地之一。本学科从 1984 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有近 30 年的研究生教育经历,积累了较丰富的研究生培养 经验。如今拥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体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 4 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即国家体育总局授 予的 “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教育部授予的 “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 国家体育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授予的“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江苏省教育厅授授予的“江苏省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学科方向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一级学科设 2 个学科方向: (1)体育人文社会学 本学科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运用社会、体育、教育哲学和社会基础 科学等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本学科构建了“综合性、创新性”的体育社会科学教学 研究体系,有一支实力雄厚梯队合理的导师队伍,注重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整体性。主要研 究方向为社会体育研究、体育法研究和全民健身与健康管理研究。 (2)体育教育训练学 本学科研究体育教育、训练的基本规律和本质,运用社会、体育、教育哲学和社会基 础科学等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研究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理 论与实践的学科,它涉及教育学、科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主要研 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体育运动的科学监控与评估。 二、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 的研究型、创造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进行体育科学研究、能 够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 三、质量标准 总体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 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具体要求: 1.系统掌握体育学基础和专业理论,能够胜任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胜 任社会体育的指导工作,具备体育文化传播、指导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组织管理能力。 2.具备宽广的学术基础和系统深入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创造性的研究方法,并在学科 前沿和学科应用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业建树。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基本的文字和语言交流能 力。 4.学位论文达到体育学科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 四、学制与学分 (1)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 超过七年。 (2)总学分为 20 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 12 个学分。 五、培养方式 博士培养阶段应建立弹性学制, 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强化创新能力培 养,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式。 (1)博士生的培养应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是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创新性研 究工作的能力。 (2)博士生的培养应强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博士生以深层学术研究和重大应用 课题的研究为主。更多地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拓宽博士生的学术视野,体育评论提升博 士生的创新能力。 (3)博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主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 导师团队指导的优势。 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 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或联合 指导教师。 六、培养环节 应科学、合理、规范安排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严格监控研究生培养质量。 1.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二个月内, 应在导师或导师组指导下确定研究领域和方向, 制定个人培养 计划,并由博士生导师或导师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课程考核: ` 博士生的课程考试,一般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学位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试形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以下为不合格。选修课、实 践活动、实验、实习、学术活动等教学环节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 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不能取得学分,需重修和重考后方能获得学分。 3.文献阅读和选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一年之内, 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 在全面阅读与本课题有关的中外学 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证选题的理论意义、研究现状、学术价 值,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和预期目标,解决问题的重点与难点等。(博士生阅读参 考文献著作不少于30本,论文不少于100篇,外文资料不少于20本(篇)并附有详细的读书 笔记); 选题报告由以导师为主的审核小组 (成员中至少应有三位博士生导师) 评审, 公开进行, 以便广泛听取本学科师生的意见。跨学科的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论文选题报 告通过后, 应以书面形式提交院研究生秘书备案。 未达要求需对论文结构作重大变动或更换 选题者,必须经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同意,并重新提交选题报告,申请评审。 4.中期检查 博士生实行中期检查制度。 检查内容应包括课程学习完成情况、 文献阅读和选题报告进 展情况, 课程考试合格者和选题报告通过者才能进

l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由中国评论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