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早就写进了法律,不存在校长们重视与不重视的“人治”问题,只是一个“遵法”与“违法”的“法治”问题”。学校体育能否真正走上“法治”道路,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一线体育老师应有所作为,完全可以对自己的主阵地——课堂,进行有效干预。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朱为模教授曾在国内高校做“强度体育,中国需要你”的演讲,大力推广强度体育。结合我国中小学学生在近30年体质连续下降的现状,一线老师应该践行“强度体育课,势在必行”口号。
现在体育课一般都是跑圈热身、拉伸练习、新授课的讲授、练习、放松组成,或者说是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步曲,这种形式结构没有问题,问题是运动量普遍偏小。就像南京理工大学王宗平教授所说是“七不三无”的温柔体育课,即“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
这种小强度的体育课达不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只能健身而已。不要说一周三、四节体育课,就算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运动2小时,这种强度也无济于事。
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倡导每一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应该在75%以上,评论网运动强度应该使中心率达到140-160次/分钟。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时间不超过10分钟,剩余的30分钟应该是学生持续运动的时间(其中必须有10分钟的专门体能训练)。
像这种大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课,老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很过瘾。现在中小学生普遍耐力水平差,主要原因是连续练习时间较少(只有超过5分钟的练习才能达到有氧训练的目的)。如果体育课这样上,初中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长跑项目,学生定会闲庭信步,就算最可怕的引体向上也可能不在话下。
首先:教师讲解过多,要求过细,善意的中断了学生训练强度。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不是培养运动员,不应该过高的要求学生。
其次:是老师怕承担责任,学生万一有个三长二短的自己脱不了干系。其实,从生理上讲,学生是可以承担大强度的,只要做好准备工作,是没有问题的。笔者长期担任初三体育教学,可以说有体育中考开始,20年以来从头到尾都是高强度,课也上的酣畅淋漓。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都有思想准备,也没有遇到阻碍。
再次:体育中考标准低惹的祸,一般都认为初一、初二老师和学生可以放松放松,初三紧紧就可以了。低标准使体育中考的作用大打折扣。
卢元镇教授说:“竞赛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性,由这一过程中形成兴趣,养成习惯”。大强度的课堂教学,尽管老师会精心准备,但过程还是枯燥乏味了点,竞赛可能就是调味品,
首先:竞赛是中小学生兴趣所在。刻苦的练习,通过比赛找到不足,更重要能体会到体育带来的成就感。
再次:当前,各种俱乐部进入学校,运动员从学校产生是现代体育人才培养方向,教学中通过竞赛设置让有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
多年的体质测试结果显示:初三和高一学生的体质是各个年级中最好的,这一切,毫无疑问应该归功于体育中考,归功于大强度的体育课堂。老师怎样组织教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大运动强度是体育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学校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不仅为学生们的科学文化知识负责、思想道德素质负责,更应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开动脑筋,勇于担当,在40(或45)分钟内有效增加运动量和提高运动密度,在自己所教授的时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缓解30年连续下滑的不良态势,可能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办法。